诚惶诚恐,常用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ABA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诚惶诚恐意思是: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