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髾的意思



    髾

    拼音:shao 声调:shāo 怎么读髾朗读
    总笔画:17 画 部首:髟 部
    部外笔画:7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DEIE 仓颉:SHFB
    郑码:CHKQ 四角:72227
    统一码:7
    笔顺:[12111543332432511] 横、竖、横、横、横、撇折、点、撇、撇、撇、竖、点、撇、竖、横折钩、横、横

    基本解释


    头发梢:“撮发为髻,散垂馀~于其后。”

    旌旗上所垂的羽毛:“曳长庚之飞~。”

    古代妇女衣服上的装饰,形如燕尾:“蜚襳垂~。”

    详细解释


    1.发梢。

    《广韵•平声•肴韵》:“髾,发尾。”《宋史•卷四八九•外国传五•占城传》:“撮发为髻,散垂余髾于其后。”

    2.古代妇女衣服上的饰物,形似燕尾。

    《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衯衯裶裶,扬衪戌削,蜚襳垂髾。”唐•颜师古•注:“髾谓燕尾之属,皆衣上假饰,非髻垂也。”

    3.旌旗上所垂饰的羽毛。

    《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曳长庚之飞髾,载日月之太常。”

    1.〈书〉发梢。

    撮发为髻,散垂余髾于其后(《宋史•卷四八九•外国列传五•占城》)。

    2.〈书〉一种古代妇女衣服上的燕尾状饰物。

    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文选‧枚乘‧七发》)。

    3.〈书〉旌旗上垂饰的羽毛。

    曳长庚之飞髾,载日月之太常(《后汉书•卷六十•马融列传上》)。

    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79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454頁,第35

    標點整理本: 第1450頁,第38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𡘋音梢 —— 髮尾。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又】曳彗星以爲髾。【註】髾,燕尾也。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註】卽旌旗所垂之羽毛也。

    又,《集韻》:所敎切,音稍 —— 義同。

    又,《集韻》:山巧切,音稍 —— 毛髮長。

    注解

    〔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髟部

    〔髾〕字拼音是shā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髟、肖

    〔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āo] ⑴ 头发梢:“撮发为髻,散垂馀~于其后。”⑵ 旌旗上所垂的羽毛:“曳长庚之飞~。”⑶ 古代妇女衣服上的装饰,形如燕尾:“蜚襳垂~。”

    髾字的翻译


    英语:tail of a comet; long hair

    法语:queue d'une comète, cheveux longs

    髾的字源字形


    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