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笓的意思



    笓

    拼音:bi 声调:pí,bì 怎么读笓朗读
    总笔画:10 画 部首:⺮ 部
    部外笔画:4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TXXB 仓颉:HPP
    郑码:MRRR 四角:88712
    统一码:4
    笔顺:[3143141535]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提、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捕虾的竹器。

    用竹或荆柳编织的障碍物。

    古同“”,篦子。

    排列;编排。

    详细解释


    名词

    同“”。篦子 a double-edged fine-toothed comb笓,与篦同,去发垢者。——《集韵》

    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1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879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839頁,第4

    廣韻》:部迷切;《集韻》:騈迷切,𡘋音鼙 —— 取鰕竹器。博雅》:篝筌謂之笓,可以約物。

    又,《集韻》:頻脂切,音琵 —— 義同。

    又,《集韻》、《韻會𡘋毗至切,音鼻 —— 櫛屬。與枇同。

    又,《集韻》:薄必切,音邲 —— 次也。

    集韻》或作篦,亦作箄。

    注解

    〔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í、b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比

    〔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í] ⑴ 捕虾的竹器。⑵ 用竹或荆柳编织的障碍物。 [bì] ⑴ 古同“篦”,篦子。⑵ 排列;编排。

    笓字的翻译


    英语:to comb; a fine-toothed comb

    笓的字源字形


    笓(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笓(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笓(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