磽瘠:土地坚硬瘠薄。亦指瘠薄之地。
引宋•陆游 《蔬圃》诗:“磽瘠才三亩勤劬赖两奴。”
《金史·食货志二》:“两路田多峻阪,磽瘠者往往再岁一易。”
清•魏源 《圣武记》卷一:“且 蚕丛 漏天磽瘠艰餉,我兵势难深入。”
郭沫若 《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论所谓“封建”制》:“周 人生于比较硗瘠的西北不敢把农产品多事浪费故养成了禁酒的习惯。”
墝瘠:亦作“墝塉”。 (土地)瘠薄。
引《三国志·魏志·卢毓传》:“而 譙 土地墝瘠百姓穷困 毓 愍之,上表徙民於 梁国 就沃衍,失帝意。”
《周书·李彦传》:“今可敛以时服,葬于墝塉之地,勿用明器、芻涂及仪卫等。”
《新唐书·卢坦传》:“天德 故城地壤墝瘠北倚山,去 河 远,烽候无所统接。”
《天讨·豕常之裔<普告汉人>》:“即此数事观之则圈地之初,室庐邱基,尽为旗民所有以膏腴之壤入於旗,以墝瘠之地归之民,而墝瘠之地,仍依膏腴之壤起征,可谓虐政之尤者矣。况当此之时旗奴逃亡,由旗员句摄,勿关有司。”
土地不肥沃。
引宋·陆游〈蔬圃〉诗:「硗瘠财三亩,勤劬赖两奴。」
qiāo jí ㄑㄧㄠ ㄐㄧˊ
硗瘠(硗瘠|墝瘠)
硗瘠:土地坚硬瘠薄。亦指瘠薄之地。 宋 陆游 《蔬圃》诗:“硗瘠才三亩,勤劬赖两奴。”《金史·食货志二》:“两路田多峻阪,硗瘠者往往再岁一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且 蚕丛 漏天,硗瘠艰饷,我兵势难深入。” 郭沫若 《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论所谓“封建”制》:“ 周 人生于比较硗瘠的西北,不敢把农产品多事浪费,故养成了禁酒的习惯。”
硗 [ qiāo ] 1. 地坚硬不肥沃。 如 硗薄。硗瘠。硗确(硗薄)。地有肥硗。 [更多解释]
瘠 [ jí ] 1. 瘦弱。 如 瘦瘠。 2. 土地不肥沃。 如 瘠土。瘠田。瘠薄。贫瘠。 3. 薄,简约。 如 “若是则瘠,瘠则不足欲”。 [更多解释]
答:硗瘠的拼音是:qiāo j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硗瘠 的发音
答:硗瘠的意思是:土地不肥沃。
答:硗瘠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硗塉,跷疾,墝瘠,敲击,巧计,桥基,悄寂,峭急,巧籍,硗脊,诮讥,樵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