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此菩萨位超十地果满三祇;十号将圆,一生成道。”
唐•慧净 《杂言》诗:“三祇不倦陵二车一足忘劳超九数。”
宋•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归依佛弹指越三祇。”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祇 [ zhǐ ] 1. 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祇 [ qí ] 1. 地神。說文解字。 如 “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2. 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 如 “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3. 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更多解释]
答:三祇的拼音是:sān q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三祇 的发音
答:三祇的意思是:“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答:三祇的近音词、同音词有:三齐,三奇,三只,三七,三气,散气,散齐,散绮,散棊,三器,三起,散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