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贻的意思




    拼音:yi 声调:yí 怎么读贻朗读
    总笔画:9 画 部首:贝 部
    部外笔画:5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行:土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MCKG 仓颉:BOIR
    郑码:LOZJ 四角:73860
    中文电码:6318 区位码:7461 统一码:5
    笔顺:[253454251] 竖、横折、撇、点、撇折、点、竖、横折、横

    贻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赠给。

    遗留,留下。~害。~误(使受到坏的影响)。~训。~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贝,台声。从“”,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2.同本义。

    present;

    贻我彤管。 —— 《诗·邶风·静女》美人之贻。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唐· 韩愈《师说》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赤壁云。 ——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古经传中诒、贻见互。 清· 郑珍说“”字皆汉后所改。

    贻饷(留赠);贻赠(馈赠,赠送)

    4.遗留。

    leave behind; bequeath;

    贻我来牟。 —— 《诗·周颂·思文》坐贻聋瞽。 ——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贻累(连累);贻笑(诒笑。被人讥笑);贻谋(留下的主意);贻厥(贻:留;厥:其);贻燕(给后世子孙留下安定的根基);贻臭万年(恶名留传后世,万世难除)

    名词

    贻贝属或有关属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 mussel,通常有一个卵形或长形贝壳,具一黑色角质层并依动物分泌的细丝状足丝附着在基层。

    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貝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88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1207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1183頁,第16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𡘋音飴。說文》:贈遺也。經典通用詒。爾雅・釋言》:貽,遺。【註】相歸遺。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詩・邶風》:貽我彤管。【釋文】貽,本又作詒。

    又,《爾雅・釋魚》:貽貝。【註】黑色貝也。

    又,《集韻》、《類篇》:羊吏切;《正韻》:以智切,𡘋音異 —— 義同。

    注解

    〔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貝部

    〔貽〕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貝、台

    〔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 ⑴ 贈給。⑵ 遺留,留下

    贻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與之切頁碼206頁,第5

    貽贈遺也。从貝台聲。經典通用詒。

    附注鄭珍新附考:「經傳中多詒、貽互見,作貽皆漢後所改。古亦省作台。」

    白话解释

    贻,馈赠。字形采用“贝”作边旁,“台”作声旁。经典著作中通用为“诒”。

    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06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521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04頁
    4說文校箋第261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253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902頁,第4字
    7說文探原第3373頁,第2字
    8說文集注第1335頁,第2字
    9說文標整第160頁,第10字
    10標注說文第258頁,第5字
    11說文注箋第2076頁,第2字
    12說文詁林第6533頁【補編】第14908頁【後編】第14593頁
    13古字詁林第六冊,第234頁,第3字
    14古字釋要第629頁,第1字
    15新附通誼第24頁,第1字

    贻字的翻译


    英语:give to, hand down, bequeath

    德语:vermachen

    法语:léguer

    贻的字源字形


    贻(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