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胷的意思



    胷

    拼音:xiong 声调:xiōng 怎么读胷朗读
    总笔画:10 画 部首:月 部
    部外笔画:6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QQBE 86 、 QRBE 98 仓颉:PUB
    郑码:RYZQ 四角:27227
    统一码:6
    笔顺:[3534522511] 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竖、竖、横折钩、横、横

    基本解释


    同“”。

    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48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981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947頁,第7

    廣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𡘋音匈。說文》:膺也。本作匈。史記・趙世家》:黑,龍面而鳥噣,鬢麋髭𩑺,大膺大胷〔「黑」上脫「且有伉王赤」五字。《史記・趙世家》本作:且有伉王,赤黑,龍面而鳥噣,鬢麋髭𩑺,大膺大胸〕。亦作胸。

    注解

    〔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胷〕字拼音是xiō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匈、⺼

    〔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ōng] ⑴ 同“胸”。

    胷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許容切頁碼302頁,第6

    匈膺也。从勹凶聲。

    𦙄

    異體胷、胸

    𦙄匈或从𠕎

    附注段玉裁改「聲」為「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許容切頁碼751頁,第7行,第3

    𦙄膺也。從勹凶聲。

    反切………頁碼752頁,第1行,第1

    或從肉作。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許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731頁,第3許惟賢757頁,第7

    𦙄膺也。

    段注《肉部》曰:膺,匈也。二篆爲轉注。膺自其外言之無不當也。匈自其中言之,無不容也。無不容,故从勹。

    从勹。凶聲。

    段注許容切。九部。今字胷行而匈廢矣。

    匈或从肉。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字形都從勹,表示身體頸部以下到腹部以上的部位;凶聲,表示音讀。匈字假借為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專稱之後,遂轉注為胸字。篆文或體「?」字,改從肉旁,表示匈是人體器官,就如同肩、胃等字從肉旁表示人體器官。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匈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3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751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73頁
    4說文校箋第384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62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301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22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48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92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5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374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10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065頁【補遺】第17377頁
    14通訓定聲第20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75頁【崇文】第3097頁
    16說文句讀第1232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5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67頁,第4字

    胷字的翻译


    英语:breast, chest, thorax; clamor

    胷的字源字形


    胷(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胷(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胷(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胷(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胷(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