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杀戮。《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毛传:“刘.杀。”郑玄笺:“遏,止。嗣子武王,受文王之业,举兵伐殷而胜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杀人者。”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郡侯曰:'息者止也;宰者,杀也。息宰二字,有止杀之义,即《诗》所云遏刘也。'”一说为灭绝。见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引《诗·周颂·武》:“嗣 武 受之胜 殷 遏刘,耆定尔功。”
毛 传:“刘.杀。”
郑玄 笺:“遏止。嗣子 武王,受 文王 之业,举兵伐 殷 而胜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杀人者。”
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郡侯曰:‘息者,止也;宰者,杀也。息宰二字,有止杀之义,即《诗》所云遏刘也。’”
遏刘:制止杀戮。
遏 [ è ] 1. 阻止。 如 遏止。遏制。遏抑。怒不可遏。 2. 古同“害”。 如 “无遏尔躬”。 [更多解释]
刘 [ liú ] 1. 姓。 [更多解释]
答:遏刘的拼音是:è liú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遏刘 的发音
答:遏刘的意思是:制止杀戮。《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毛传:“刘.杀。”郑玄笺:“遏,止。嗣子武王,受文王之业,举兵伐殷而胜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杀人者。”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郡侯曰:'息者,止也;宰者,杀也。息宰二字,有止杀之义,即《诗》所云遏刘也。'”一说为灭绝。见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