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萌生的新芽。引申为开始发生。
引明•宋濂 《金华永宁禅庵记》:“必有龙鬼昼夜护持使般若之种蘖芽其间亦其势致焉。”
清•龙启瑞 《大冈埠团练公局记》:“夫以 广西 之盗蔓延数十州县蘖芽乎十年之前,一发而不可治。”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虽 韩愈 依违其间夷 汉•互贸,伪辞兹沓,昭穆无质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其不蘖芽於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
蘖芽,读音是niè yá,汉语词语,解释为草木萌生的新芽。
蘖 [ niè ] 1.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 如 蘖枝。分蘖。 [更多解释]
芽 [ yá ] 1. 植物的幼体,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那一部分。 如 发芽。嫩芽。幼芽。萌芽。豆芽。 2. 形状像芽的东西。 如 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的肉)。银芽(银矿苗)。 [更多解释]
答:蘖芽的拼音是:niè yá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蘖芽 的发音
答:蘖芽的意思是:草木萌生的新芽。引申为开始发生。
答:蘖芽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孽芽,孽牙,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