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为民国期间四川军阀部队。清末清政府编练四川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四川军阀由此产生。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长期混战自辛亥革命后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川军阀混战共约470余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二刘之战后刘文辉败走西康刘湘成为川军首领。
抗战期间共有350余万川军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国民党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2月9日,川军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将领发出起义通电。其后范绍曾、冷寅东、王缵绪等亦宣布起义。部分川军高级将领刘存厚、杨森、孙震等逃往台湾川军的历史宣告结束。
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但纪律极差战斗力极弱,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人所称道的铁血之师。
川 [ chuān ] 1. 河流。 如 名山大川。川流不息。 2. 平原,平地。 如 平川。米粮川。 3. 〔~资〕旅费。 4. 特指中国四川省。 如 川剧。川菜。川贝。 [更多解释]
军 [ jūn ] 1. 武装部队。 如 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 如 劳动大军。 [更多解释]
答:川军的拼音是:chuān jū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川军 的发音
答:川军的意思是:中药材中的大黄。旧称将军,是一种猛烈的泻药,以四川出产的品质最好,故又称为「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