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玓瓅”( dìlì ):珠光。
◎参见“玓瓅”条。
◎参见【玓瓅】。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77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744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696頁,第13字
音《唐韻》:郎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正韻》:郎狄切,𡘋音歷。《說文》:玓瓅。《增韻》:明珠。《史記・司馬相如傳・上林賦》:玓瓅江靡。【註】言明月之珠,其光耀乃照于江邊也。
〔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瓅〕字拼音是l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樂。
〔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ì] ⑴ 〔玓~〕见“玓”。
卷别卷一上反切郞擊切頁碼第10頁,第28字續丁孫
玓瓅。从玉樂聲。
卷别卷一反切連的反頁碼第54頁,第1行,第1字述
玓瓅。從玉樂聲。
卷别卷一上反切郞擊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69頁,第2字許惟賢第29頁,第2字
玓瓅也。从王。樂聲。
段注郞擊切。古音在二部。二字曡韻。
玓瓅。鑠,《爾雅》訓美,光明也。古人銷金為鑠,後假瓅字為鑠字,訓美。
玓瓅,明珠光也,《爾雅》訓「瓅」為美,乃「鑠」之假借字,鑠,銷金也。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0頁,第1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8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5頁,第1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3頁,第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45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82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1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66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8頁,第3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3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32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52頁【補遺】第1618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343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0頁【崇文】第15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5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1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292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49頁,第1字 |
法语:brillance (des perles)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瓅,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74C5,拼音是(lì),王部,共19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