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磻的意思



    磻

    拼音:bo 声调:pán,bō 怎么读磻朗读
    总笔画:17 画 部首:石 部
    部外笔画:12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DTOL 仓颉:MRHDW
    郑码:GPKI 四角:12669
    统一码:12
    笔顺:[13251343123425121] 横、撇、竖、横折、横、撇、点、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竖、横

    基本解释


    〔~溪〕a.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东南;b.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

    详细解释


    参见“磻溪”条。

    用于地名。磻溪,水名,在今陕西宝鸡县东南。

    〈书〉古代系在丝绳上,用来射鸟的石箭镞。

    罝罗不披,磻弋靡用(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

    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03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836頁,第39

    標點整理本: 第796頁,第26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𡘋音盤 —— 磻溪,太公釣處,在鳳翔虢縣。

    又,《唐韻》:博禾切 —— 同「碆」。說文》:以石著隿𦅾也。張衡〈西京賦〉:磻不特絓。

    又,《集韻》:補過切,音播 —— 石名,可爲失鏃。

    注解

    〔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án、b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番

    〔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án] ⑴ 〔~溪〕a.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东南;b.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bō] ⑴ 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

    磻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博禾切頁碼313頁,第10

    磻以石箸隿𦅾也。从石番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補陀反頁碼778頁,第5行,第1

    磻以石著隿𦅾也。從石番聲。

    鍇注臣鍇曰:「亦見《󰊚都賦》。又,磻冢,山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博禾切古音第十四、十七部頁碼1808頁,第4許惟賢790頁,第10

    磻㠯石箸隿𦅾也。

    段注隿者,𦅾射飛鳥也。𦅾者,生絲縷系矰矢而以隿䠶也。以石箸於𦅾謂之磻。《戰國策》。被礛磻。引微𦅾。折淸風而抎矣。

    从石。番聲。

    段注博禾切。十四十七二部合音也。《玉篇》、《廣韵》碆字同此。

    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18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78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97頁
    4說文校箋第401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375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35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31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654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99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44頁,第29字
    11標注說文第38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322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386頁【補遺】第17424頁【後編】第14842頁
    14通訓定聲第298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12頁【崇文】第3245頁
    16說文句讀第1287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340頁,第4字
    18古字釋要第896頁,第9字

    磻字的翻译


    英语:a tributary of the Wei river in Shanxi

    法语:(nom d'une rivière dans le Shaanxi)​

    磻的字源字形


    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磻(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