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纹理。
引《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杨倞 注:“肤理,肌肤之文理。”
清•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李香 身躯短小肤理玉色。”
宋•苏轼 《赐蔡延庆乞知应天府不允诏》:“肤理微疾行当自痊,勉安厥官,以称朕意。”
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引宋•何薳 《春渚纪闻·雷斧砚铭》:“余经 霅川偶得数雷斧於耕夫虽小大不等,而体皆如玉,因择其厚者洼而为研,肤理鋭泽,取墨磨研而墨光可鉴。”
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
清•唐甄 《潜书·性才》:“譬诸天道生物无数即一微草,取其一叶,审视之,肤理筋络,亦復无数。”
肤理,汉语词汇。
拼音:fū lǐ
释义:1、皮肤的纹理。2、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肤 [ fū ] 1. 肉体表面的皮。 如 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2. 表面的,浅薄的。 如 肤浅。肤泛。 3. 大。 如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更多解释]
理 [ lǐ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如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如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如 理科,数理化。理疗。 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如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如 理睬。答理。 6. 古代指狱官、法官。 7. 姓。 [更多解释]
答:肤理的拼音是:fū lǐ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肤理 的发音
答:肤理的意思是:①.皮肤的纹理。②.指肌体的表面。③.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答:肤理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福利,富丽,浮力,复利,釜砾,浮厉,伏枥,浮利,附理,浮戾,赋里,附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