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于肩上。
旧时服饰名。
引明•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披肩貂鼠製一圆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两傍各製貂皮二长方毛向里至耳,即用鉤带斜挂於官帽之后山子上。”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披肩》:“披肩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礼服时所用加於项,覆於肩,形如菱,上绣蟒。八旗命妇亦有之。”
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披肩者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二孔,夹於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较之木板稍觉柔活。”
披 [ pī ] 1. 覆盖在肩背上。 如 披星戴月。 2. 穿戴。 如 披挂。披甲。 3. 打开,散开。 如 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4. 劈开,裂开。 如 竹竿披了。 [更多解释]
肩 [ jiān ] 1. 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 如 肩膀。肩胛。并肩。 2. 担负。 如 肩负。肩荷(hè)。肩舆(轿子)。 [更多解释]
答:披肩的拼音是:pī jiā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披肩 的发音
答:披肩的意思是:①.披搭在肩上的服饰。②.清代文武官员披在大礼服上的肩挂。
答:披肩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披缄,批件,鈚箭,皮荐,皮鞯,疲蹇,皮舰,痞蹇,披拣,披检,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