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郑玄 注:“代亦更也。礼,未大敛,代哭。”
贾公彦 疏:“大敛之后乃更代而哭,亦使哭不絶声。”
《仪礼·士丧礼》:“宾出主人拜送于门外乃代哭,不以官。”
郑玄 注:“代,更也。孝子始有亲丧悲哀憔悴礼防其以死伤生使之更哭不絶声而已。”
胡培翚 正义:“未殯以前哭不絶声,但自始死至小敛已踰歷昼夜,恐其以哀致毁,故制代哭之礼,使之相代而哭。”
代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ài kū,指古代举丧时,服丧者依次更替号哭,以免丧主过哀而伤身。
代 [ dài ] 1. 替。 如 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 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 如 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dāng )代。年代。 3. 世系的辈分。 如 下一代。 4. 姓。 [更多解释]
哭 [ kū ] 1.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 如 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 [更多解释]
答:代哭的拼音是:dài kū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代哭 的发音
答:代哭的意思是:人死后,丧家请人更替而哭,使哭声不断,表示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