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讳辟”。隐匿回避。
引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其书人时易其名以有讳也。故诡 晋文 得志之实以代讳避致王也。”
晋•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三曰婉而成章曲从义训以示大顺,诸所讳辟,璧假 许 田之类是也。”
元•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史》:“汉文帝 纪年有 后元景帝 有 中元,有 后元。葛胜仲 曰:‘谓之后则疑若有极,乃不讳避,何耶?’”
讳避是一个词语,亦作“ 讳辟 ”。
拼音:huì bì
释义:隐匿回避。
讳 [ huì ] 1. 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如 讳言。讳匿。讳饰。忌讳。隐讳。直言不讳。讳疾忌医。 2. 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 如 名讳。 [更多解释]
避 [ bì ] 1. 躲,设法躲开。 如 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2. 防止。 如 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更多解释]
答:讳避的拼音是:huì bì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讳避 的发音
答:讳避的意思是:①.亦作“讳辟”。②.隐匿回避。
答:讳避的近音词、同音词有:贿币,讳蔽,贿庇,回避,撝避,㧑避,回跸,毁璧,隳敝,灰笔,秽笔,毁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