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絸的意思



    絸

    拼音:jian 声调:jiǎn 怎么读絸朗读
    总笔画:13 画 部首:糹 部
    部外笔画:7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XHQN 仓颉:VFBUU
    郑码:ZLR 四角:26912
    统一码:7
    笔顺:[5544442511135]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横、横、横、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同“”。蠶衣。

    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0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924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886頁,第20

    集韻》:繭,古作絸。說文》古文繭从糸。註見十三畫。

    注解

    〔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絸〕字拼音是ji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見

    〔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ǎn] ⑴ 同“繭”。蠶衣。

    絸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典切頁碼431頁,第3

    繭蠶衣也。从糸从虫,黹省。

    絸古文繭从糸、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古典切頁碼1025頁,第7行,第2

    絸蠶衣也。從糸從虫,黹省。

    反切………頁碼1025頁,第7行,第3

    古文繭從糸、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工殄反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71頁,第3許惟賢1119頁,第3

    絸蠶衣也。

    段注衣者,依也。蠶所依曰蠶衣。蠶不自其衣。而以其衣衣天下。此聖人之所取法也。

    从糸。从虫。从芇。

    段注芇聲。各本作黹省。黹不得爲繭。會意。《韵會》㒼省聲。㒼上从二十幷。亦非也。《五經文字》曰:从虫,从芇。芇音綿。許書𦫳部有芇。字相當也。讀若宀。張參所據本是矣。今據正。虫者蠶也。芇者,僅足蔽其身也。工殄反。十四部。

    古文繭。从糸見。

    段注見聲也。

    白话解释

    茧,蚕衣。字形采用“系”、“蟲”、省略式的“”会义。“絸”,是古文写法的“茧”,字形采用“系、見”会义。

    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52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091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16頁
    4說文校箋第568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11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88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16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32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1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39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545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48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556頁【補遺】第17893頁
    14通訓定聲第297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18頁【崇文】第4469頁
    16說文句讀第1856頁
    17說文新證第887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13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94頁,第2字

    絸的字源字形


    絸(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絸(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絸(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絸(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絸(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絸(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絸(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