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竮〕a.行走不稳,如“薄游成汗漫,高步觉~~。”b.孤单;孤独,如“地偏寒浩荡,春半客~~。”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立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81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870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833頁,第27字
音《廣韻》、《集韻》𡘋郎丁切,音靈 —— 竛竮,行不正。
义亦作伶俜。
〔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立部。
〔竛〕字拼音是l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立、令。
〔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íng] ⑴ 〔~竮〕a.行走不稳,如“薄游成汗漫,高步觉~~。”b.孤单;孤独,如“地偏寒浩荡,春半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竛,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7ADB,拼音是(líng),立部,共10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