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广韵·平先》:“祆胡神,官品令有祆正。”
《通典·职官二二》:“视正五品:萨寳。视从七品:萨寳府祆正。”
宋•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又尝见官品令祆正。祆法初来以鸿臚寺为礼远令邸,后世因用以僧尼隶焉。设官来歷如此。祆之有正想在 唐•室始。”
饶宗颐 《选堂集林·穆护歌考》:“自 北齐 以来诸州均置祆正,知胡天信仰在各地已分佈甚广。”
祆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ān zhèng,是指官名。 北齐至隋唐主管祆教之官。
祆 [ xiān ] 1. 〔~教〕拜火教,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崇拜火,今印度、伊朗还有信徒。 [更多解释]
正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 如 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 如 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 如 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 如 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如 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 如 正面。正本。 7. 纯,不杂。 如 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 如 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 如 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如 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 如 正数(shù)。 12. 姓。 正 [ zhēng ]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更多解释]
答:祆正的拼音是:xiān zhè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祆正 的发音
答:祆正的意思是:官名。北齐至隋唐主管祆教之官。
答:祆正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先郑,先正,先政,宪政,险征,闲正,鲜整,显证,贤正,险症,县正,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