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唐内侍省。因设在皇宫之北,故名。
指 唐 内侍省。因设在皇宫之北,故名。
引《新唐书·刘蕡传》:“方宦人握兵横制海内号曰‘北司’,兇丑朋挻,外胁群臣,内掣侮天子 蕡 常痛疾。”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元年》:“卢钧 除 岭南朝士皆相贺。以为 岭南 富饶之地近岁皆厚赂北司而得之;今北司不挠朝权陛下亦宜有以褒之。”
北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 如 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 如 败北。 北 [ bèi ] 1. 古同“背”,违背,违反。 [更多解释]
司 [ sī ] 1. 主管,操作。 如 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 2. 官署名称。 如 人事司。 3. 视察。 如 司日月之长短。 4. 姓。 [更多解释]
答:北司的拼音是:běi sī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北司 的发音
答:北司的意思是:指唐内侍省。因设在皇宫之北,故名。
答:北司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悲思,北寺,卑虒,悲丝,悲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