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肢体不能活动。~痪。截~。偏~。面~。四肢~。
名词
◎形声。从疒,难声。疒( chuáng ),与疾病有关。本义:瘫痪,指肌体不能随意运动,也比喻机构不能正常运转) 同本义 。
paralysis;
瘫风(谓风瘫);瘫缓(瘫痪);瘫废(风瘫残废);瘫睡(谓躺卧);瘫倒(倒下难以动弹。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74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783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8頁,第24字
音《字彙》:他丹切,音灘 —— 風癱。《正字通》:筋脈拘急,痳痺不仁也。
〔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癱〕字拼音是tā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難。
〔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ān] ⑴ 见“瘫”。
英语:paralysis, palsy, numbness
德语:lahm
法语:paralysie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瘫,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3283,拼音是(tān),疒部,共15画,形声字,半包围结构,五行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