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涇渭自分”。亦作“涇渭自明”。 泾 渭 二水清浊异流汇而不混。比喻优劣、是非等非常分明。
引唐•李德裕 《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 涇 渭 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他胸中渐渐 涇 渭 分明瞒他不得了。”
明•沉德符 《野获编·续编小引》:“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 涇 渭 自明。”
《玉娇梨》第十九回:“柳生 与小弟有约相会之期,也不出数日。大家一会 涇 渭 自分矣。”
《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人物的形象在对比中高低自显人物的性格在映衬里 泾 渭 分明。”
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界限分明。语本后比喻是非好坏区别得非常清楚。
引《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喻世明言·卷一〇·滕大尹鬼断家私》:「守得一十四岁时他胸中渐渐泾渭分明,瞒他不得了。」
反泾渭不分
泾 [ jīng ] 1. 〔~河〕水名,发源于中国甘肃省,注入陕西省渭水。简称“泾”,如“~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水在会合处清浊不混,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2. (涇) [更多解释]
渭 [ wèi ] 1. 〔~河〕水名,源出中国甘肃省,流入陕西省,会泾水入黄河。 [更多解释]
分 [ fēn ] 1. 区划开。 如 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 如 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 如 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 如 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 如 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 如 二分之一。 7. 一半。 如 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分 [ fèn ]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 如 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 如 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 如 “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如 知识分子。 [更多解释]
明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 如 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 如 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 如 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 如 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 如 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 如 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 如 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 如 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 如 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 如 明代。 11. 姓。 [更多解释]
答:泾渭分明的拼音是:jīng wèi fēn mí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泾渭分明 的发音
答:泾渭分明的意思是: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界限分明。语本后比喻是非好坏区别得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