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吻的意思




    拼音:wen 声调:wěn 怎么读吻朗读
    总笔画:7 画 部首:口 部
    部外笔画:4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行:金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KQRT 仓颉:RPHH
    郑码:JROD 四角:67020
    中文电码:0708 区位码:4639 统一码:4
    笔顺:[2513533] 竖、横折、横、撇、横折钩、撇、撇

    吻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嘴唇。~合(意见、看法完全相同)。

    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接~。~别。

    动物的嘴。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口,勿声。本义:嘴唇。

    2.同本义。

    lips;

    吻,唇两角头边也。 —— 《华严经音义》黄吻澜漫赤。 —— 左思《娇女诗》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 马中锡《中山狼传》

    接吻;亲吻

    3.嘴;口。

    mouth;

    使人之吻助己言谈。 —— 《墨子·尚同中》

    吻舌(吻唇。口和舌);吻吮(用口吹奏);吻流(利口之辈);吻创(口疮);吻翰(口与笔);吻噤(闭口);吻儒(善谑利口的儒生)

    4.语气;口气 。

    mood;

    口吻

    5.指鸱吻。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

    ornament on roof ridge, in the shape of a legendary animal;

    其制设吻者为殿,无吻者不为殿矣。 —— 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

    动词

    1.合;闭。

    close;

    道士摇着铃注卵子,念几句生意经,吻了材盖。 —— 清· 张南庄《何典》

    吻着唇点点头

    2.亲嘴 。

    kiss;

    他渴望着吻她一下

    3.紧接;相符合。

    coincide;

    闽城吻海而派江,辅山以居。 —— 唐· 沈亚之《闽城开新池记》

    嘴唇。

    《说文解字•口部》:“吻,口边也。”《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策而不进于行,匈喘肤汗,人极马倦。”《聊斋志异•卷一•画皮》:“乞人咯痰唾盈把,举向陈吻曰:『食之!』”

    用嘴唇接触。

    吻别、吻脸颊。

    1.嘴唇。

    唇吻。

    2.以唇接触;以手触唇。

    吻手、吻脸、飞吻。

    3.两唇相接。

    吻别、拥吻。

    4.指说话的口气。

    口吻。

    5.紧紧靠近。

    台北一〇一大楼高高耸立,几乎吻著白云。

    6.某些动物的嘴或头部前端突出的部分。

    长吻鱼。

    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17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79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07頁,第9

    古文: 㖧 、 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武粉切,音抆。說文》:口邊也。玉篇》:口吻。釋名》:吻,免也。入之則碎,出則免也。又,取拔也。漱唾所出,恆加抆拭,因以爲名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銳喙、決吻。【註】吻,口腃也。前漢・東方朔傳》:吐脣吻。

    玉篇》亦作𬛆,《集韻》或作肳、呅。

    注解

    〔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吻〕字拼音是wě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勿,五行属

    〔吻〕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勿声。本义是嘴唇。

    〔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ěn] ⑴ 嘴唇⑵ 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⑶ 动物的嘴。

    吻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武粉切頁碼39頁,第13

    吻口邊也。从口勿聲。

    𦝮

    𦝮吻或从𠕎从昬。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武粉反頁碼122頁,第6行,第2

    𦝮口邊也。從口勿聲。

    反切………頁碼122頁,第6行,第3

    吻或從肉、昬。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武粉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14頁,第2許惟賢94頁,第6

    𦝮口邊也。

    段注《曲禮》注云:口旁曰咡。《廣雅》云:咡謂之吻。《考工記》。銳喙,決吻。鄭曰:吻,口腃也。《釋名》曰:吻,免也。抆也。卷也。

    从口。勿聲。

    段注武粉切。十三部。勿聲在十五部。合韵也。

    吻或从肉从昏。

    段注昏聲也。凡昏,皆从氏。不从民。字亦作䐇,作脗。皆𦝮之俗也。凡言脗合當用此。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吻合=泯合。

    吻合當為芇之假借字。[一]

    吻合即泯合,言適合無縫也。○《莊子》「滑緍」、「吻合」皆芇之借。

    吻合,泯合也。[一]《說文•𦫳部》:「芇,相當也」,正有吻合意。

    白话解释

    吻,嘴边的触须。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勿”作声旁。,有的“吻”采用“肉、昬”会义。

    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11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99頁
    4說文校箋第51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4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5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9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2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40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9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50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40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083頁【補遺】第16295頁【補編】第14878頁
    14通訓定聲第249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9頁【崇文】第473頁
    16說文句讀第151頁
    17章授筆記第62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23頁,第2字

    吻字的翻译


    英语:kiss; the lips; coinciding

    德语:Kuss (S)​, küssen (V)

    吻的字源字形


    吻(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