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障的意思




    拼音:zhang 声调:zhàng 怎么读障朗读
    总笔画:13 画 部首:阝 部
    部外笔画:11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行:火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BUJH 仓颉:NLYTJ
    郑码:YSKE 四角:70246
    中文电码:7140 区位码:5347 统一码:11
    笔顺:[5241431251112]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障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阻隔,遮挡。~蔽。~翳。~碍。故~。~眼法。一叶~目,不见泰山。

    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列亭,至庐朐”。

    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屏~。

    古同“”,画轴。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2.同本义。

    block; separate; cut off;

    障,隔也。 —— 《说文》蕃隔曰障。 —— 《通俗文》陂障九泽。 —— 《国语·周语》障大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 《吕氏春秋》

    障翼(遮挡掩护);障距(阻隔,壅蔽);障塞(阻塞不通);障隔(阻隔)

    3.阻挡;拒绝。

    obstruct; stop; block; resist; refuse;

    令而不行,谓之障。 —— 《管子》

    障海(阻挡水流入海);障壅(阻挡);障遏(阻挡,阻止);障害(阻碍,妨碍);障故(障碍变故)

    4.遮挡;遮蔽。

    cover;

    而障之以手。 —— 《淮南子·精神》。注:“蔽也。”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 —— 《南齐书·刘祥传》障隙处。 ——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障日(遮蔽太阳);障覆(遮蔽覆盖);障蔽(遮蔽;遮盖);障袂(扬袖遮日);障庇(遮蔽庇护);障袖(以袖遮面)

    5.佛教用语。烦恼。

    be vexed;

    能碍圣道,说以为障。 —— 《大乘义章》

    障恼(烦恼);障难(烦恼苦难);障盖(烦恼)

    名词

    1.古时边塞上险要处用以防捍寇盗而另筑的小城。

    border town;

    障,小城也。 —— 《苍颉篇》为置吏筑障。 —— 《汉书·朝鲜王满传》居一障间。 —— 《史记·酷吏传》。正义:“谓塞上要险之处。”逾岷越障。 —— 祢衡《鹦鹉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 班彪《北征赋》

    障隧(边塞上的烽火台);障堡(边塞险要处的城堡)

    2.遮蔽物 。

    block; barrier; shelter;

    路障;障泥(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称);声障;风障;屏障;热障;障壁(屏障;墙壁);障扇(长柄扇);障面(折扇的别称)

    3.步障,布帷或屏风。

    screen;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 唐· 白居易《胡旋女》

    障幕(帷幕)

    4.幛子 a large, oblong sheet of silk,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出地标图,临流写障。 —— 唐· 李庾《东都赋》手提新画青松障。 ——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1.阻塞、阻隔。

    《吕氏春秋•贵直论•贵直》:“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二上•江右游日记》:“垄北一岗,横障溪前,若为当关。”

    2.遮蔽、遮挡。

    《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张节可怜忠国死,一拳怎障泰山高!”

    3.保护、防卫。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宋•文天祥〈赠秘书王监丞〉诗:“人生晚节良不易,颓波直下谁障东?”

    保障。

    1.堤防。

    《文选•马融•长笛赋》:“于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溃。”

    2.古代在边塞险要处所筑的城寨。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筑亭障以逐戎人。”

    3.类似屏风的帷幕或物品。

    《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张景仁传》:“每送步障,为遮风寒。”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二•谬误》:“有笔工善画水,召使画便厅掩障。”

    4.缺点、毛病。

    机器发生故障。

    1.阻挡;遮蔽。

    一叶障目、障碍、障蔽。

    2.用来阻挡、遮蔽的东西。

    路障、屏障。

    障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53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359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1348頁,第18

    唐韻》、《集韻》、《韻會𡘋之亮切,音嶂。爾雅・釋言》:障,畛也。【註】謂壅障。說文》:隔也。廣韻》:界也。禮・月令》:⽏有障塞。左傳・昭元年》:障大澤。【註】陂障之。

    又,《釋名》:障,衞也。左傳・定十三年》:且成孟氏之保障也。又,《史記・秦始皇紀》:築亭障以逐戎人。又,〈張湯傳〉:居一障閒。【註】障,謂塞上要險之處,別築城,置吏士守之。

    又,《廣韻》:步障也。王君夫作絲布步障三十里,石崇作錦障五十里以敵之。

    又,《廣韻》、《集韻》:諸良切;《正韻》:止良切,𡘋音璋 —— 義同。〇【按】經傳《釋文》凡障字,平、去二音皆可讀。

    又,《廣韻》:丘山頂上平。通作章。爾雅・釋山》:上正章。【疏】正,猶平也 —— 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又,《左傳・昭十九年》:齊高發帥師伐莒,莒子奔紀障。【註】紀障,莒邑。

    又,《正韻》:障泥,鞍飾。亦作𩌬

    集韻》本作墇,或作㢓,通作鄣。

    注解

    〔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障〕字拼音是zhà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章,五行属

    〔障〕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是阻塞,阻隔。

    〔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àng] ⑴ 阻隔,遮挡⑵ 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列亭,至庐朐”。⑶ 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⑷ 古同“幛”,画轴。

    障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之亮切頁碼481頁,第1

    障隔也。从𨸏章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止向反頁碼1121頁,第6行,第3

    障隔也。從𨸏章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之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936頁,第2許惟賢1276頁,第6

    障隔也。从𨸏。章聲。

    段注之亮切。十部。

    白话解释

    障,山体阻隔。字形采用“左耳旁”(阜),“章”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從阜、章聲。《說文》:「障,隔也。」隸書字形有左右部件互置,一般隸楷字形均因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53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230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912頁
    4說文校箋第643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72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2131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55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13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03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81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617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5093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3978頁【補遺】第18096頁
    14通訓定聲第3583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1274頁【崇文】第5093頁
    16說文句讀第2104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82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319頁,第12字

    障字的翻译


    英语:separate; shield; barricade

    德语:abblocken, blockieren , aufhalten, behindern , versperren

    法语:obstacle, barrière, bloquer

    障的字源字形


    障(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障(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障(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