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它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带。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可以在25年内达到15米的高度。此物种寿命较短极少生存超过50年。
本种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也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木材黄白色可制作农具车辆等;叶可饲椿蚕(天蚕);树皮、根皮、果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湿、收敛止痢等效;种子含油35%。本种在北美、欧、亚洲不少城市自行繁殖成为“杂草树”。
臭 [ chòu ] 1. 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 如 臭味儿。臭氧。恶臭。 2. 香气。 如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3. 惹人厌恶的。 如 臭钱。臭美。臭架子。臭名远扬。 4. 狠狠地。 如 臭骂一通。 5. 指子弹、炮弹坏,失效。 如 臭火。 臭 [ xiù ] 1. 气味的总称。 如 无声无臭。 2. 同“嗅”。 [更多解释]
椿 [ chūn ] 1. 〔香~〕落叶乔木,嫩枝叶有香味,可食。简称“椿”,如“~芽”,“~龄”(祝人长寿之辞),“~庭”(古称父亲),“~萱”(父母的代称)。 [更多解释]
答:臭椿的拼音是:chòu chū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臭椿 的发音
答:臭椿的意思是:植物名。树皮平滑而有淡白色的条纹,因叶有臭气,故称为「臭椿」。可为药用,具有止血的功效。参见「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