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篙的意思




    拼音:gao 声调:gāo 怎么读篙朗读
    总笔画:16 画 部首:⺮ 部
    部外笔画:10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TYMK 仓颉:HYRB
    郑码:MSJL 四角:88227
    中文电码:4643 区位码:2461 统一码:10
    笔顺:[3143144125125251] 撇、横、点、撇、横、点、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篙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竹~。~工。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竹,高声。从“”,表示与竹有关。本义:撑船的竿) 同本义。

    punt-pole;

    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 《世说新语·政事》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 李郢《山行》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 —— 《社戏》

    篙眼(篙痕。篙在岸上留下的孔穴);篙楫(篙桨等行船的工具);杉篙(杉木撑船篙);篙橹(撑船摇船的工具);篙痕(篙撑船时留下的痕迹)

    动词

    用篙撑船 。

    push with a punt-pole and cause a ship to move;

    篙手(掌篙的船工);篙律(撑船的方法)

    读音sung。 高。𣔉~ 否𦘭𭑆。树高不到天。

    撑船的竹竿或木棍。

    明•孙承宗〈渔家〉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 凉月雪模糊。”

    撑篙。

    1.撑船用的长竹竿。

    撑篙渡河。

    2.姓。

    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34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893頁,第44

    標點整理本: 第853頁,第43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𡘋音高。廣韻》:進船竿。揚子《方言》:所以刺船,謂之篙。

    又,《集韻》:居號切,音誥 —— 義同。

    集韻》或作㰏。

    注解

    〔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篙〕字拼音是gā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高,五行属

    〔篙〕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高声。从“竹”,表示与竹有关。本义是撑船的竿。

    〔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āo] ⑴ 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篙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古牢切頁碼146頁,第22

    篙所以進船也。从竹高聲。

    白话解释

    篙,行船用撑竿。字形采用“竹”作边旁,“高”是声旁。

    篙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9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390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300頁
    4說文校箋第194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181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658頁,第1字
    7說文探原第2654頁,第1字
    8說文集注第964頁,第1字
    9說文標整第117頁,第5字
    10標注說文第192頁,第5字
    11說文注箋第1523頁,第2字
    12說文詁林第4972頁
    13古字詁林第四冊,第702頁,第1字
    14古字釋要第471頁,第7字
    15新附通誼第19頁,第2字

    篙字的翻译


    英语:pole used punt boat

    德语:Staken, Stake (lange Stange zum Bewegen eines Boot)​ (S, Tech)​, Stange (S)

    法语:perche de bambou, gaffe pour faire avancer une barque

    篙的字源字形


    篙(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篙(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篙(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篙(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