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柽的意思




    拼音:cheng 声调:chēng 怎么读柽朗读
    总笔画:9 画 部首:木 部
    部外笔画:5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SCFG 仓颉:DEG
    郑码:FXB 四角:47914
    中文电码:2906 区位码:7263 统一码:5
    笔顺:[123454121] 横、竖、撇、点、横撇/横钩、捺、横、竖、横

    柽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柳〕落叶灌木,老枝红色,叶像鳞片,花淡红色,有时一年开花三次,结蒴果。全树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亦称“三春柳”、“红柳”。

    (檉)

    详细解释


    名词

    1.木名。河柳,即柽柳Chinese tamarisk。一种落叶小乔木,老枝红色,叶子像鳞片,夏秋两季开花,花淡红色,结蒴果。能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枝干可编筐,枝叶可入药。也叫三春柳或红柳。

    2.古地名 Cheng。春秋宋邑。故址在今河南省 淮阳县西北。

    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備考・辰集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811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601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512頁,第47

    字彙補》:其月切,音撅。出釋典。

    注解

    〔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備考・辰集,康熙部首是木部

    〔柽〕字拼音是ch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圣,五行属

    〔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ēng] ⑴ 〔~柳〕落叶灌木,老枝红色,叶像鳞片,花淡红色,有时一年开花三次,结蒴果。全树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亦称“三春柳”、“红柳”。⑵ (檉)

    柽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敕貞切頁碼183頁,第1

    檉河柳也。从木聖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敕貞反頁碼453頁,第3行,第1

    檉河柳也。從木聖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敕貞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978頁,第2許惟賢431頁,第10

    檉河桺也。

    段注《釋木》、《毛傳》同。陸機云:生水旁。皮正赤如絳。一名雨師。羅願云:葉細如絲。天將雨。檉先起氣迎之。故曰雨師。按檉之言赬也。赤莖故曰檉。廣韻釋楊爲赤莖桺。非也。

    從木。聖聲。

    段注敕貞切。十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紅柳也。

    紅柳也(?)。

    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0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464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62頁
    4說文校箋第228頁,第21字
    5說文考正第225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789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38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03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5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42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227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181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818頁【補遺】第16861頁
    14通訓定聲第349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74頁【崇文】第1893頁
    16說文句讀第715頁
    17章授筆記第23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8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64頁,第12字

    柽字的翻译


    英语:type of willow; tamarisk

    法语:tamaris, tamarix

    柽的字源字形


    柽(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柽(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柽(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柽(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