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庐的意思




    拼音:lu 声调:lú 怎么读庐朗读
    总笔画:7 画 部首:广 部
    部外笔画:4 画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行:火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YYNE 86 、 OYNE 98 仓颉:IHS IIS
    郑码:TGWM 四角:00207
    中文电码:1687 区位码:3414 统一码:4
    笔顺:[4134513] 点、横、撇、点、横折、横、撇

    庐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房舍。茅~。~墓(①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②庐舍和坟墓)。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广( yǎn ),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2.同本义。

    hut; cottage;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 —— 《说文》庐,舍也。 —— 《广雅》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 《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庐井有伍。 —— 《左传·襄公三十年》中田有庐,疆场有瓜。 —— 《诗·小雅·信南山》

    3.亦泛指简陋居室。

    屋室庐庾。 —— 《荀子·正名》。注:“草屋也。”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晋· 陶潜《饮酒》南阳诸葛庐。 —— 唐· 刘禹锡《陋室铭》或黔其庐。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竭其庐之入。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焚汝庐。 ——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造庐访成。 —— 《聊斋志异·促织》

    庐舍(田舍;茅屋);庐落(庐舍院落);庐舍丘墟(家业败落);庐井(房舍田园);庐宇(房屋)

    4.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hostel;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 —— 《周礼·地官》

    5.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

    hut;

    庐厂(临时用的丧棚);庐寝(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

    6.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house on duty;

    君厌承明之庐。 —— 《汉书·严助传》。注:“直宿所止曰庐。”

    庐帐(以帐幕作居室;帐篷);庐徼(驻有巡逻守备兵丁的营舍)

    7.古州名Lu prefecture 。故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

    8.通“”。矛戟等兵器的柄。

    handle;

    粤无镈, 燕无函, 秦无庐。 —— 《周礼·考工记·总序》

    庐器(古代戈属兵器的柄);庐人(造戈矛之柄的工匠)

    动词

    寄住 lodge; put up at sb. 's house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诗·大雅·公刘》

    庐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广部

    武英殿刻本: 第842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352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295頁,第5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𡘋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

    又,《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又,𠋫舍也。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註】廬若今野𠋫,徙有庌也。

    又,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正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

    又,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

    又,邑名。〈楚語〉:以王如廬。【註】廬,楚邑。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廬江郡,開皇初改爲廬州。

    又,山名。廬山記》:周威王時,有匡俗廬君,故山取其號。

    又,《正韻》:龍都切,音盧。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註】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攢柲。或曰:摩䥨之器。

    又,與籚同。集韻》:籚,或作廬。

    注解

    〔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广部

    〔廬〕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广、盧

    〔廬〕字造字法是形聲。从广( yǎn ),盧聲。从「广」,表示與房屋有關。本义是特指田中看守莊稼的小屋。

    〔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ú] ⑴ 房舍⑵ 姓。

    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力居切頁碼308頁,第10

    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从广盧聲。

    附注按:金文廬字或不從广。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連於反頁碼766頁,第4行,第1

    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從广盧聲。

    鍇注臣鍇曰:「《周禮》注:『廬,賓客行道所舍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力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770頁,第1許惟賢774頁,第2

    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

    段注《大雅》。于時廬旅。《毛傳》曰:廬,寄也。《小雅》。中田有廬。箋云: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其田事。《春秋》宣十五年《公羊傳》注曰:一夫受田百畝。公田十畝。廬舍二畝半。凡爲田一頃十二畝半。八家而九頃。共爲一井。在田曰廬。在邑曰里。春夏出田。秋冬入𠈃城郭。《漢・食貨志》曰:一井,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爲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爲廬舍。在野曰廬。在邑曰里。春令民畢出在壄。冬則畢入。其詩曰:四之日舉止。同我婦子。饁彼南畮。又曰:十月蟋蟀入我牀下。嗟我婦子。聿爲改歲。入此室處。所以順陰陽。僃寇賊。習禮文也。《孟子》曰:五畝之宅。趙注。廬井,邑居各二畝半以爲宅。冬入𠈃城二畝半。故爲五畝也。按許意,廬與下文廛義互相足。在野曰廬。在邑曰廛。皆二畝半也。引伸之,凡寄居之處皆曰廬。《周禮》。十里有廬。廬有飲食。《左傳》。立戴公以廬於曹。吾儕小人。皆有闔廬。以避燥溼寒暑。皆是。

    从广。盧聲。

    段注古亦與盧相假借。力居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田中之屋,今云莊是也。羈旅乃寄廬之借。

    寄也。羈旅=羈廬。《詩》「于時廬旅」者,「于時廬廬」也。

    白话解释

    庐,农人安置在田间临时居住的棚舍。秋冬收成后离去,春夏农忙时节居住。字形采用“广”作边旁,采用“盧”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從广、盧聲。從广,指房舍而言;盧聲,表示音讀。篆文、隸書、楷書承金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08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768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87頁
    4說文校箋第393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69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328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26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57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5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40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381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315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226頁【補遺】第17399頁
    14通訓定聲第1584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95頁【崇文】第3177頁
    16說文句讀第1260頁
    17章授筆記第387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47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882頁,第3字

    庐字的翻译


    英语:hut, cottage; name of a mountain

    德语:Hütte (S, Arch)​, Kate ( kleines, niedriges Haus )​ (S, Arch)

    法语:hutte, cabane

    庐的字源字形


    庐(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庐(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庐(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庐(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庐(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庐(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庐(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