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宋史·礼志五》:“羣官一名助耕并服絳衣、介幘。”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
【词语】:助耕
【注音】:zhù gēng
【释义】:1.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 2.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
助 [ zhù ] 1. 帮助协同,辅佐。 如 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 )。爱莫能助。 2.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助 [ chú ] 1. 古同“锄”,除去。 [更多解释]
耕 [ gēng ] 1. 用犁把土翻松。 如 耕种(zhòng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耕耕,自有收获”)。笔耕(喻写文章)。舌耕(喻教书)。 [更多解释]
答:助耕的拼音是:zhù gē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助耕 的发音
答:助耕的意思是:①.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②.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
答:助耕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竹絙,祝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