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郸的意思




    拼音:dan 声调:dān 怎么读郸朗读
    总笔画:10 画 部首:阝 部
    部外笔画:8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行:火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UJFB 仓颉:CJNL
    郑码:UDEY 四角:87527
    中文电码:6779 区位码:2106 统一码:8
    笔顺:[4325111252] 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郸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城〕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鄲)

    详细解释


    1.鄲 dān。

    2.—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 —— 《说文》

    3.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9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278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264頁,第26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𡘋音單 —— 邯鄲,古縣名。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註】邯鄲,廣平縣也。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註】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鄲。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 —— 漢侯國名。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

    又,叶都年切,音顚 —— 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還,音旋。

    注解

    〔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鄲〕字拼音是d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單、⻏

    〔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ān] ⑴ 见“郸”。

    郸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都寒切頁碼209頁,第1

    𨞏

    異體

    𨞏邯鄲縣。从邑單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得干反頁碼535頁,第6行,第2

    𨞏邯鄲縣。從邑單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都寒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157頁,第4許惟賢510頁,第1

    𨞏邯鄲也。

    段注依張晏古字本作單。後人加邑耳。

    从邑。單聲。

    段注都寒切。十四部。

    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2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529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409頁
    4說文校箋第265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256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918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58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42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5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62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262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211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628頁【補遺】第16985頁
    14通訓定聲第296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57頁【崇文】第2225頁
    16說文句讀第846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0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36頁,第10字

    郸字的翻译


    英语: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法语:(nom d'un district du Hebei)​

    郸的字源字形


    郸(金文·战国·战国中期) 战国 金文 战国中期

    郸(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郸(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